冷链商品为什么要进行验证
冷链商品监控解决方案主要涉及冷链物流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以确保易腐商品如食品、药品等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和安全。
解决方案核心模块
智能温控系统
利用物联网(IoT)技术与传感器网络实现全程温控、实时追溯和风险预警。
采用高精度传感器来监测温度、湿度以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境因素。
数据采集与传输
数据采集器用于记录传感器提供的信息,并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方式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或本地服务器进行分析处理。
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数据分析与报警机制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识别潜在问题并生成报告。
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系统能够自动触发报警通知相关人员采取行动。
远程控制与自动化调节
结合仓储的环境控制设备,可远程调整空调、加湿器、除湿机等装置的工作状态,以维持理想的存储条件。
视频监控与安防
集成高清摄像头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视频监控服务,保障货物安全不受外界干扰。
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温控设施设备验证性能确认技术规范GB/T34399-2017、《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2年(简称GSP)、《药品 GMP 指南》、(物料系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2011)
gsp冷库验证的项目至少包括:
1. 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确定适宜药品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
2. 温控设备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
3. 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参数及安装位置确认;
4. 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及药品储存的影响;
5. 确定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的状况下,库房保温性能及变化趋势分析;
6. 对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分别进行保温效果评估;
7. 在新建库房初次使用前或改造后重新使用前,进行空载及满载验证;
8. 年度定期验证时,进行满载验证。
痛点:传统冷链物流的信息透明度低、响应速度慢以及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等问题亟待解决。
创新方向: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预测模型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加强与其他物流环节的无缝对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闭环管理。
综上所述,冷链商品监控解决方案不仅有助于保护消费者健康,还能帮助企业遵守法规要求,减少经济损失,并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这类解决方案将会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为各类依赖冷链的商品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布点
根据布点方案,将温度探头进行固定。
上层点可以考虑用大的透明胶带固定在墙顶上,使探头垂下来符合高度要求,或者采用支架,将温度探头固定在支架上。如果是货架,则直接固定在货架上即可,也可以用轧带。
布点时,注意核对探头的编号,布好后,应按照方案,逐点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进行下面的验证。
3、满载分布开始验证
开启温度验证仪,采集温度数据。在验证开始阶段,经常查看一下验证的数据 趋势,如果数据临近上限或下限,则要考虑将冷库参数及时进行调整,待调整到合 适的参数并温度分布数据稳定后,重新再进行验证,持续采集 48 小时,每 2 分钟 记录和保存一次数据。
验证可接受标准:
48 小时内各点数据均在符合温度范围内,各点同一时间的最高和最低温差不超 过 3 度。
如果偶尔有部分点超出温度范围,需要做偏差处理,如果不是参数设置或系统 性的偏差,通常不需要进行重新验证,对于一些边角点可以采取不存放药品的方式 接受偏差。
温度分布数据如下图:
正常的温度分布曲线,应该很有规律。
注意:在正式满载验证时,尽量将进出冷库的次数降至最少,以免影响验证的 数据。
4、断电保温验证
断电保温验证的目的是,万一在断电的情况下,验证可以持续多长时间还能确 保药品储存条件,或者应急转移时间。
断电保温验证一年每年做二次,一次天气环境高温(即夏季),一次环境低温 (即冬季)。至于选择在什么日期范围,须根据当地全年温度分布情况再来确定。
布点方案同满载温度分布验证(也可以适当减少些布点,具体法规没明确要求 )断电开始前,确认各点温度分布均在日常参数设置范围的中间温度左右,如设 定 3-7℃,则可以查看各点温度均在 5℃左右,才开始断电,这样验证出来的数据 ,才可以代表日常运行的大部分情况。
验证时,需同时记录室外环境温度,最好单独设置一个探头在室外,用于做参比。
断电保温验证需重复三次。
注意:断电保温验证期间,人员严禁进入库房作业!
下图是断电保温验证的温度曲线,正常的曲线一般越到后,越出现二极分化, 上层布点的温度一般上升较快,下层的布点,温度一般上升慢。
- 上一篇:热电阻的原理、结构、接线、适用范围 2025/4/17
- 下一篇:公司新推出PT100热电阻温度信号变送器,PT100转4-2 2016/4/27